首页 > 专题专栏 > 正文

这三个中国生孩子的习俗,被外国人视为珍宝

在产房,经常会听到一些90后的产妇议论,认为西方人生孩子的方式科学,中国老祖宗留下来的都是糟粕。在网上,也经常会出现这样的评论,几乎都是一边倒,认为西方生产方式更科学。

其实,就像马应龙痔疮膏在美国大行其道一样,中国古代生孩子的一些方式和技术,在国外,还很吃香呢。尤其是下面这三样,有的还被美国的产科教科书采用呢。

艾灸治疗胎位不正

生孩子,最怕胎位不正。胎位不正,中医学称倒产、横产、偏产、胎不正。认为是妇女妊娠后气血亏虚,胎气不足影响了胞宫的正常活动。胎位辗转失常或气滞或惊恐,影响胎儿转运诱发胎位不正。

矫正胎位不正,西医一般采用的胸膝卧位法是借助胎儿的中心改变来促使胎位的转动,该法使用时具有高血压及妊高症等不易采用的禁忌。

早在公元7世纪的唐代医家张文仲撰写的《太平圣惠方》中,就介绍了艾炙矫正胎位不正的办法。

实施时间最好选在下午15~17时。孕妇排空小便后取仰卧位,宽衣解带,脱去一侧袜子,放松全身肌肉,保持平稳均匀呼吸,双眼自然闭合意想腹内胎儿转动。施治者如持笔写字状将灸用艾条点燃端对准孕妇足小趾外侧趾甲角后约1分处施温和灸(灸用艾条点燃端与孕妇足小趾外侧的距离约1寸,以孕妇觉足小趾外侧温热但不灼痛为度)。孕妇觉有温热感从足小趾延脚外侧面向外踝方向传导,胎儿在腹内频繁活动并有转动时计时艾灸20分钟。术毕孕妇保持原位仰卧60分钟。每天施灸一次,妇检一次,胎位转正即停施术。

只要正确掌握施治要点,一般孕妇3~5次即可使胎位转正。

这种方法被收录到了由美国妇产科学院院士撰写的著名的《斯波克怀孕指南》一书中,也是被美国唯一认可的非西医治疗胎位不正的方法。

催产:蓖麻油炒鸡蛋

此外,在催产技术上,中医也有高招,孕妇临产时如果迟迟胎儿不下,怎么办?有经验的接生婆会让产妇的家人端上一盘蓖麻油炒鸡蛋。孕妇吃了,很快就会分娩。在几十年前,我国的产房还里还是用这种方法呢,那时叫做引产餐,产妇需要催生了就给他们上一盘这样的催产餐。

具体做法是:将50毫升蓖麻油倒入锅内加温至微热,将2个鸡蛋搅匀,加少许食盐后,倒入锅内煎成金黄色的蛋块,乘热让孕妇一起食下。

蓖麻油炒鸡蛋,为什么会有催产的作用呢,因为蓖麻油富含蓖麻油酸,与蛋黄中的卵磷脂在高温下可生成花生四烯酸。花生四烯酸在孕妇体内,经前列腺素合成酶的作用,可合成前列腺素。前列腺素能促使子宫肌收缩,产生宫缩而临产;同时,前列腺素还能促使宫颈软化,从而可加速宫颈扩张。引产成功与否,与宫颈软化与否密切相关。能促使宫颈软化扩张,引产多能成功,否则,引产难以成功。引产餐不仅能成功诱发宫缩,又能加速宫颈软化,所以,有较高的引产成功率也就不足为怪了。后来,这种方法被推广到国外,尤其在非洲缺医少药的地区,深受欢迎。

当然,到了现在,有了更先进的催产技术和药物,蓖麻油炒鸡蛋的副作用等原因(有可能出现宫缩过强),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

早产儿:蜡烛包襁褓护理

谁都知道,早产儿因为不是足月出生,胎儿的皮下棕色脂肪的储备始于孕26~30周,持续到出生后3~5周。晚期早产儿未储备足够的棕色脂肪,产热和保暖能力低下,易发生低体温及寒冷应激,导致低血糖、代谢性酸中毒、低氧血症等并发症,因此,保暖十分重要。

美国儿科学会就建议,对于早产儿,要保持室温22~26℃,室内湿度冬天30%,夏天50%。出生后立即擦干婴儿全身,头部以帽覆盖。若母婴情况稳定,可实施袋鼠式护理,必要时延迟首次沐浴时问。若出现低体温且无法实施袋鼠式护理时,可将早产儿置暖箱内保暖,体温维持在36.3~37.5℃之间。

而西方医学界倡导的袋鼠式保温,就脱胎于中国的给新生儿包蜡烛包的方式,现在,在欧美一些国家,都在给婴儿实施蜡烛包式的襁褓法护理了。

研究表明,小龄宝宝用襁褓包裹,会减少宝宝过度哭泣的现象,因为襁褓给他们带来了安全感。西方医学界在给400名过度哭泣孩子的父母的建议时,就要求这些父母接受训练,学习在就寝时如何用襁褓包裹孩子。

一周后,所有孩子每天的哭泣时间都减少到1小时内。8周后,与调查开始前婴儿平均每天哭泣两个半小时相比,他们现在每天的平均哭泣时间大约是40分钟。他们总结说,8个月以前的婴儿有过度哭泣情况的可以试着采用襁褓包裹的方法,但包裹一定要适度。

研究人员也发现了其中的科学道理。通过研究表明襁褓能让宝宝睡得更香,时间更长。而且正确地使用襁褓不会产生呼吸限制,也不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章舒
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版权声明 | 手机访问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滁州日报社承办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报社 版权所有
皖网宣备3412015001号 皖ICP备11004325号-1 热线电话:0550-3022685